水平定向钻拖拉法穿越曲线的设计过程主要如下:
(1)通过对管道的技术、经济比较与论证,并对工程特点进行分析,选择最为适宜的管材。
(2)根据流量及试验压力确定管道的壁厚和管道外径D(m)。
(3)确定拖拉管水平段的埋深h(m)及长度l3(m)。l3一般是穿越障碍物的实际需要长度。拖拉管的最小覆土需满足以下要求:
①穿越公路、铁路、河流时,其覆土厚度满足有关部门专业规范的要求,当无特别要求时,应符合表2的要求,以及有关专业规范和主管部门的要求;
②敷设在建筑物基础一侧时,管道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净距必须在持力层扩散角范围以外,尚应考虑土层扰动后的变化,扩散角不得小于45°;
③敷设在建筑物基础以下时,必须经过验算对建筑物基础不会产生影响后方可确定埋深;
④与现有地下管线平行敷设时,扩孔与地下管线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6m;
⑤与现有地下管线交叉敷设时,扩孔与地下管线垂直净距在粘性土中不得小于0.5m,在砂性土不得小于1.0m;
⑥遇可燃性管道、特种管线,应考虑加大水平净距和垂直净距。当达不到上述距离要求时,应增设有效的技术安全防护措施。
(4)确定拖拉管的曲率半径。拖拉管的曲率半径包括第一造斜段(钻杆进入敷管位置的过度段)曲率半径R1及第二造斜段(钻杆钻出地表的过度段)曲率半径R2。拖拉管的曲率半径R通常是由钻杆的曲率半径与管材的曲率半径共同确定的。
钻杆的曲率半径Rz由钻杆的弯曲强度所确定,因钻杆制造厂家不同也有差异,通常根据经验取Rz≥1200Dz(Dz为钻杆外径),这是保证钻杆不至于过载的最小转弯限制。拖拉PE管的最小曲率半径Rmin(m)为:Rmin=1000ED/(2σp) (5)造斜段水平长度l1与l2的确定。造斜段水平长度是由水平段管道埋深h与R确定的。造斜段水平长度值太大则导致拖拉管总长度增加,进而增加总投资;太小则导致难以达到要求的施工精度,且施工难度、风险增加。根据国内经验,造斜段水平长度值一般为h的8~10倍,国外则高达11倍以上。
(6)入土角α与出土角β的确定。入土角α不宜超过15°,出土角β由导向钻杆及拖拉管材允许曲率半径较大者确定,一般不宜超过20°。
(7)确定入土点A与出土点B。根据水平段埋深h、曲率半径R及入土角α与出土角β等参数可确定距障碍物最近的可能入土点与出土点,得到拖拉管总水平长度L(m),进而得到拖拉管穿越曲线的实际长度L′(m)。L′可以根据穿越曲线计算,也可以采用经验值L′=(1.02~1.04)L。
(8)拖拉管段回拉力Pt的计算。根据拖拉管的回拉力复核管道壁厚是否满足拖拉要求。拖拉管段的回拉力Pt为:Pt=Py+Pf(2)Py=πD2kRa/4(3)Pf=πDL′f(4)式中Pt-拖拉管段的回拉力,kN;Py-扩孔钻头迎面阻力,kN;Dk-扩孔钻头外径,m,一般为管道外径的1.1~1.4倍;Ra-迎面土积压力,kPa,根据各地土质状况取值不同,如上海地区在护孔泥浆中粘性土Ra取50~60kPa,砂性土Ra取80~100kPa;Pf-管周摩阻力,kN;f-管周与土的单位侧壁摩擦力,kPa,根据各地土质状况取值不同,如上海地区粘性土f取0.3~0.4kPa,砂性土f取0.5~0.7kPa。拖拉管应进行必要的压力试验,通常包括拖拉管材连接完成后的压力试验以及拖拉管施工完毕后的压力试验,这是确保拖拉管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
水平定向钻拖拉法是近年来开始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非开挖管道施工技术,目前国内尚无相应的国家规范和标准,其技术仍在不断地摸索与完善之中。水平定向钻拖拉法对于不具备开挖条件的中小口径给排水管道较为适用,也适用于煤气管、各种线缆及其套管穿越障碍物,实用性很强,具备广阔的推广与应用前景。
|
友情链接 |
申请友情链接:service#cpeee.com |
|
| | | | | |
QQ在线:51311961 |
 |
|
|